9月21日,国宝桥米2024年第五届丰收节在京山市石龙镇京山桥米种植基地拉开序幕,200余人齐聚现场,一起穿越5000年走进屈家岭,走近农耕文化,享受丰收喜悦。
伴随着一支庆祝丰收的古风舞蹈,国宝桥米新米发布会正式拉开序幕。国宝桥米总经理韩志刚介绍:“国宝桥米作为江汉大米首批核心企业,京山桥米代表品牌,在湖北已深耕37年。”据了解,今年国宝桥米从9月3日开始稻谷收购,确保新一年度稻谷储量。同时,本地京山桥米稻谷在9月18日陆续收割。今年水稻种植虽然面临了极端高温考验,但是国宝桥米通过水稻数字化平台的建设,确保水稻品质稳定。在此次的丰收节上,国宝桥米还隆重推出了两款全新大米产品——低GI硒米和京山大米。
开镰仪式启动后,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们纷纷来到收割体验区,体验最传统的收割方式,感受农耕文化。割完稻谷后,现场工作人员又带着孩子们体验传统的打脱谷粒,小朋友们抱着稻谷前往砻谷机,将稻谷抖落,听着稻谷颗颗归仓的脆响,现场一片欢声笑语。
“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史前稻作遗址的首次发现地,是中国农业社会正式形成的代表,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。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活耕种,驯化稻种,灌溉防洪。屈家岭前辈们从农耕中汲取的智慧一直滋养我们,所以这片稻田,既是5000年时光的积累,也是这片土地5000年的传承,这也是我们这次活动主题和选址的原因”国宝桥米品牌部部长周静说。
下午,大家又来到距离稻田不远的屈家岭遗址博物馆,探源农耕及参与互动游戏。在博物馆了解陶器,观看新石器时代生产生活场景,探寻农耕的故事;同时通过陶陶彩绘体验、《屈家岭传奇》动画观影及非遗糖画、漆扇、火眼金睛、你问我答等趣味环节丰富大家此次的丰收体验,也让小朋友们通过游戏感受农耕的乐趣。
屈家岭遗址保护中心主任、屈家岭遗址博物馆馆长刘志俊介绍,农耕文化涵盖农事、农具、农艺、农俗、农时、农历、农作物等文化内容,此次与国宝桥米联动,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屈家岭文明,了解农耕智慧,将江汉平原农耕文化传承下去。
来自武汉的王女士表示:“此次带着孩子来体验国宝桥米2024年第五届丰收节,一方面让孩子有了一个接触农田的机会,另一方面也通过参观屈家岭遗址博物馆,让孩子学习农耕文化,了解农耕知识,寓教于乐,非常有意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