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日报讯(通讯员万小平、郑峰)5月25日,荆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杨雄宇带队到京山调研,主要涉及“一袋米”工程及“京山桥米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、“京山桥米”地理标志产品湖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推进情况,为京山桥米产业发展拿脉问诊,现场为京山桥米“两标”制修订工作指明路径。这是荆门市市场监管局开展“下基层、察民情、解民忧、暖民心”行动的一个缩影。
“京山桥米”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占湖北大米品牌高端市场60%以上份额。为深入贯彻省委、省政府《关于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》,强力推进“一袋米”工程建设,筑梦百亿桥米产业,荆门市将“一袋米”工程列为“五个一”工程的“首位工程”,在全域打造“京山桥米”区域公用品牌,将“京山桥米”种植区域范围扩大至荆门市全域。京山桥米“两标”的制修订,由京山桥米产业发展中心负责具体实施。
但在执行过程中,京山桥米“两标”制修订工作进展缓慢,影响“京山桥米”证明商标在市场上使用,束缚了企业的产销。5月初,京山桥米产业发展中心向荆门市市场监管局求助,引起局党组高度重视,局长陈晖主持召开京山桥米“两标”制修订专题会议,要求相关方面迅速与国家局、省局沟通,打通关节,疏通渠道,同时安排专人带队赴恩施州学习“恩施玉露”“利川红”两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修订经验。5月中旬,陈晖又带队赴省市场监管局为京山桥米“两标”制修订及打假维权等事宜寻求支持。省局高度重视,安排相关处室紧锣密鼓开展工作。
按计划,京山桥米“两标”制修订工作有望于今年完成。届时,京山桥米协会60家会员企业有望统一使用“京山桥米”地理标志专用标识+京山桥米区域公用品牌新LOGO+企业品牌,形成极具标识度的“京山桥米”区域公用品牌。(责任编辑:王哲)